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金瓜石英軍戰俘營


這張照片是從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珍藏的日文礦業書籍中被翻拍出來的,不是很清晰,沒有註明拍攝日期,也不清楚為何大金瓜露頭上方以及兩側的山被塗白,推測是照片提供者想強調金瓜石的瓜形夠大吧!
我推測這張照片應該是在1935年拍攝的。拍攝的地點由照片的視角推算,應該是在基隆山靠近水南洞的山頂上,高度約為460米左右,從這裡正視金瓜石社區,有最佳的視野,死角最少。
黃圓框內的金瓜石公學校的東樓以及教員宿舍已經建造完成,西樓還未興建,而西樓是在1936年年底才完成,那麼1935年應該不離譜。紅框內的區域是工寮,戰爭期間才圍上鐵絲網改為戰俘營的。傳說中金瓜石公學校大操場是英軍戰俘興建的,這是無稽之談,有圖為證。
我在懷疑,網路上關於金瓜石戰俘營的種種傳說,是否以訛傳訛,誤導了金瓜石人與好奇的遊客?

金瓜石戰俘營位於瓜山國小的東邊,內九份溪對岸的駁坎上,距祈堂廟北邊下坡步行約200公尺,由景明路右轉支線到達,或由金水公路瓜山國小下方過橋,沿石階而上。
太平洋戰爭初期,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勢如破竹攻佔菲律賓、馬來亞與南洋諸島,也擄獲了不少英美戰俘,大部分押送到台灣各地的集中營看管。1942年11月約有八百多位在新加坡被俘的英軍被後送到金瓜石礦山從事採掘銅礦的工作。日本礦業利用這裡原有的十六棟工寮,加以整建,圍上鐵絲網成立集中營來容納這些戰俘,由一隊約三十多名警衛負責看管。
戰俘每日被押到到當時金瓜石最溼熱(約攝氏43度),最髒與最危險的七坑各中段銅礦工作面從事最消耗體力的扒土作業,每天在坑內工作六小時。而每日所分配的食物不足,體力透支,加上水土不服,落盤等安全事故,死亡者眾,至1944年十二月因銅礦停採,全員被轉送花蓮繼續監禁為止,整整兩年期間,死亡人數接近二百人,皆草草掩埋在南新山的山腰,戰後才由聯軍派人挖出屍骨,運回祖國埋葬。
按國際公法規定,交戰國不得強迫戰俘從事任何的勞動或生產活動,並且應給予人道待遇。日本以無簽約為由,視投降為恥辱,瞧不起戰俘而肆意虐待。直到日本投降後,聯軍派員來台逮捕當時負責的日本礦業會社主管與虐待戰俘的管理人員交付審判,當時的日礦金瓜石所長戶田 貢因此在東京大審時,被列為戰犯,判刑七年,而台灣籍的管理人員據說無人被判刑。
(口述歷史,陳武夫筆記。金瓜石瓜山里許德茂先生,台金六坑監領工退休,曾任戰俘營警衛。2000年五月間我曾陪同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的家父走訪許宅,訪談許先生有關當年戰俘營往事,當時他已經知道自己所餘日子不多,急著想動筆寫他所熱愛與暸解的故鄉事,但我心裡很明白,以他的體力狀況,已經不太可能親自去完成了。)

沒有留言: